
《题西林壁》教学课件
导语: 《题西林壁》这首诗寓意深刻,但语言浅显。苏轼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庐山,展现了观察事物的广度与深度。以下我们将围绕这堂课展开改写。
教学目的:
1、借助字典理解词句含义; 2、认识古诗哲理;
教学重难点:
理解古诗哲理,培养互助学习能力。
课时: 一课时
教具:风景画、录像、实物投影仪、实物:三棱柱
教学步骤:
-
场景设置
在教室挂一张风景画并加入自然景物,营造出轻松的氛围。 -
导入
P1. 同学们知道哪些风景名胜?让我们谈谈看过的风景。P2. 同学们有么看到庐山?P3. 小明同学说庐山啊,你有没有去过?P4. 那么,老师写了一首诗来描述他眼中的庐山,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这首古诗。
- 自读古诗
P5. 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抄写诗句。P6. 大家看看诗的意思是什么?有什么难懂的地方?老师提个问题,同学试着解释。
- **讲解古诗,讲读法 P11.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诗中的哲理,我们要怎么理解呢?我们可以用拆分法来分析。P12. 每一句诗都是一个部分,这些部分结合起来,就能解释整个诗句的意思。
巩固
P16. 在观看风景时,想一想诗中所描述的景象,你有没有看到庐山的样子?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?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