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下是关于“寒食节”的详细解释和整理:
一、寒食节的定义与时间
寒食是节令之一,通常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或第107日。寒食与清明节相差两日左右(清明节定在寒食后一天)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,寒食和清明日期逐渐接近。
二、寒食节的诗句
以下是相关诗句:
一到:
- 《寒食》
-
卢家本:
①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;②“寒食东风御柳斜”。 -
宋之问
-
直属暮春,
坚直夫何细?桥危可免扶?
遁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
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 -
《途中寒食》
-
李益:
冬至临逢节,途中属暮春;
希有落花泪,时难送春阴。 -
《寒食上冢》
- 赛大均:
令宫不易逢寒食,海角风霜剩作寒。
从直桥旁起,东临近岸来。
三、节令的历史背景
- 时间与顺序
- 根据汤若望的定法(24节气沿袭汤氏),寒食原本应定在清明节前一日。
-
现代24节气沿袭汤氏,因此寒食在清明节前一天。
-
节日习俗与活动
- 一些习俗包括:
- 防火、禁烟、只吃冷食。
- 在节日期间进行祭扫、踏青、秋千等游戏。
- 某些地方举办传统美食如:梨花香肠(《壬戌清明作》)。
四、节令的历史背景
- 时间背景
- 明代,胡锦涛的改革让寒食节与清明同日过。
-
例如,朱棣曾写诗说:“春尽冬尽时,寒食清明同。无误日月人。”
-
节日习俗
- 节令活动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:
- 暖阳中赏花,朝节前登高。
- 送花纸钱、拜先贤。
- 指节环绕火把儿。
总结
寒食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或第107日。它与清明节同为节气,但日期相近。节令时分为三到四天,主要庆祝饮食习俗和祭扫活动。
《寒食》
孟云卿
二月江南花满枝,
他乡寒食远堪悲。
贫居往往无烟火,
不独明朝为子推。
去程寒食
宋之问
马上逢寒食,途中属暮春。
可怜江浦望,不见洛桥人。
北极怀明主,南溟作逐臣。
故园肠断处,日夜柳条新。
《寒食上冢》
杨万里
迳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
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