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可爱的毛毛虫 教案设计
指导思想
通过观察、操作、创作等多感官活动,使幼儿在快乐中发展,学会与人沟通。让幼儿真正了解毛毛虫的形象和身体结构,并能用语言描述它的眼睛触角和脚丫,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,激发他们的想象力。
指导理念
- 开发幼儿的兴趣,培养其探索精神。
- 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。
-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。
教学目标
- 认识毛毛虫的身体结构,知道毛毛虫是一个圆一个圆连在一起的,头上有触角,有很多小脚丫。
- 在观察、操作中,让幼儿学会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,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。
- 体验参与数学游戏的乐趣,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。
活动准备
- 每人一个红、黄两色大圆和小圆,像毛毛虫的头像。
- 颜色、大小不同的卡片若干张(如:红色的、黄色的、粉色的等)。
- 大树叶四片。
- 小朋友们每人准备一枝蜡烛。
活动过程
观察与发现
- 请每个幼儿挑选一个挂牌说颜色和形状,引出“毛毛虫”的身体结构:一个圆连着一个圆连着一个圆……。然后请其他幼儿在前面说自己的颜色。
- 各个幼儿相互接龙,说出颜色相同的毛毛虫。
游戏一:颜色匹配
- 教师用红色卡片示范,在黑板上粘出一条红色的毛毛虫。
- 只有颜色相同的小圆才能连在一起。请其他幼儿在后面说一说自己的颜色,并互相接龙,把同色的小圆粘在一起形成一条毛毛虫。
游戏二:大小匹配
- 教师用黄色卡片示范,在黑板上粘出一条红色小脚丫的大小,引导幼儿用同样的小脚丫粘贴成一条毛毛虫。
- 鼓励幼儿互相接龙,说出同大或小的小圆的数量,并完成一条毛毛虫。
制作
- 每个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卡片粘在底板上,完成后用手指黏合粘在一起,再粘上眼睛、触角和小脚丫。
-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制作作品贴在树叶上布置墙面。
- 教师用蜡烛引导幼儿进行装饰活动。
反思
通过观察、操作和创作活动,幼儿能够体验毛毛虫的身体结构,了解颜色和大小的匹配方法,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。同时,他们也能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其动手能力,并培养自信心,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幼儿园“可爱的毛毛虫”美术活动的教学设计的优点之处:
-
目标明确:设计了多个子目(观察、分类、表达、创作),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求,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。
-
准备充分:教具和学具与活动设计相匹配,如图片、教师范画等,确保幼儿能够操作并参与绘画。
-
过程清晰:分为导入、展开和结束三个阶段,流程合理,便于教师指导,同时增加了互动环节,提升了教学效果。
-
方法多样化: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(欣赏法、演示法、练习法)灵活运用,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。
-
预期效果明确: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,有助于评估并提升幼儿的艺术能力。
建议改进: 1. 在某些子目上可以增加更深入的观察或分类环节,引导幼儿更细致地描述毛毛虫的特点。 2. 加强教师在示范时的语言提示作用,帮助幼儿理解绘画动作。 3. 优化过渡部分,确保不同阶段衔接自然流畅,避免重复。
总体而言,“可爱的毛毛虫”活动设计合理、全面,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