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毅业课:勤俭节约文明就餐
教学目标
- 认识到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价值观。
- 鼓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,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。
一、启发谈话,导入新课
老师提问:6月23日某晚报的报道,一个学生用“新毛巾”当作“抹桌布”,结果被扔进纸篓。这个故事让班级陷入了思考。
学生回答:这样的行为是浪费吗?
老师引导: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,但有些事情比别人做得多都值得称赞。”
二、合作学习,明白道理
- 讨论:
- 教师提问:为什么小明认为用新毛巾当作抹桌布是错误的呢?
- 生答:因为花费了更多的钱,而且以后可能还需要用到。
- 实例展示:
- 老张说:“以前每顿饭花10元,现在每顿饭才5元。”
- 张明说:“我今天买了一块新毛巾,现在得每天去铺一新的抹桌布了。”
- 深入讲解:
- 节约是美德,浪费是耻辱。
- 节约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中,如少饮少食、随手关灯等。
三、实践行动,树立意识
- 小红同学的故事:
小红在班级活动中,通过向老师提出一个“节约”主题,大家共同制定了《节约公约》。 - 具体的节约措施:
- 每天课间不再浪费食物,不随意丢弃纸张、塑料袋。
- 为父母准备足够的零花钱,而不是花光后扔掉。
- 班级活动:
- 班长小明带领同学们布置了“文明用餐”海报,并在学校图书馆开展节约活动。
四、班主任讲话
班主任老师:
同学们,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同学浪费 resources的现象。但你们知道吗?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,从现在做起,把节约放在心上,这样改变的结果会是巨大的!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从一个小小的节约举动做起,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!
教师总结
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,我们不仅学习了节约的内涵,也明白了许多道理:节约是美德,浪费是耻辱。让我们携手并肩,从现在开始,共同营造节约、共享的生活新风尚!
幼儿园“勤俭节约文明就餐”常规教育方案
一、目的要求: 1. 培养小班幼儿在进餐时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。 2. 提高小班幼儿的饮食质量和服务水平。 3. 通过活动,增强幼儿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。
二、活动目标:
- 让幼儿在进餐时使用正确的手势、姿势和餐具。
-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。
- 提高小班幼儿的饮食质量和服务意识。
三、基本步骤:
1. 导入环节(5分钟):
- 引入活动主题:“文明用餐,营养健康。”
- 现场提问:家长和老师注意到了吗?进餐时要注意什么?
2. 进餐前准备(10分钟):
- 学习使用餐具:
- 取餐垫放在桌子中央。
- 开始用餐时,脚要放在椅子前面。
- 粉笔擦桌面上的脏抹布,将脏抹布放到 designated area。
- 清点餐具,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损坏。
3. 进餐过程(15分钟):
- 那些饭、菜要搭配着吃。
- 使用 correct 拔腿姿势:一只手扶碗,另一只手拿勺子吃饭。
- 小班幼儿注意不要拉饭粒到桌面上。
- 粉笔擦饭碗,使用 correct 拔腿方式。
4. **进餐后整理(10分钟):
- 清点餐具,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损坏。
- 将干净的抹布放在 designated area,并把餐垫放在指定位置。
- 使用 correct 手势结束用餐。
四、反思与调整:
- 成效记录:
- 初步完成进餐准备,大部分幼儿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和姿势。
- 部分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表现出模仿能力较强。
- 需要改进的地方:
- 个别幼儿在进餐时动作不规范。
- 小班孩子对规则的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。
五、家庭与教师合作:
- 家长在放学后应主动参与进餐过程,提醒孩子用餐和用碗筷吃饭。
- 教师通过表扬奖励机制鼓励幼儿遵守规则。
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方案
以上是关于“勤俭节约文明就餐”班级常规教育的方案设计。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完成活动目标!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